· 杂记
也谈苏东坡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
李一冰的《苏东坡新传》在微信读书里躺了一年有余,偶尔想起翻开几页,不过大多时候是想不起的。年纪越大越发的浮躁,少了上学时的心平气和,工作之后阅读的功利心重了许多,总想通过几段文字掌握多少知识,开阔些许眼界,对于这些“不务正业”的书难有闲心了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
对于苏东坡,上学前就会背他的《赤壁怀古》,记得小学时老师问谁会背词,便大东江东去了一番,引得不少目光。但对东坡其人知之甚少,后来开始慢慢接触他的诗与杂文。高中时有摘抄作业,读了林语堂的《苏东坡传》,将其中的句子摘写下来,很是欣赏,有时也会引入作文中。从《水调歌头》到《前后赤壁赋》,最喜欢的还是《定风波》,欣赏“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豪情,羡慕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洒脱,虽然据说他淋雨后便生了一场病,但激励我渡过一些苦闷的日子。
人生到处知何似
人生的际遇谁又能意料的到,苏轼走出眉山,从凤翔到京城,本想有所作为,可与王安石相左。后面乌台诗案爆发,便是“黄州惠州儋州”。每每低落时他总能找到慰藉的方法,“长江绕郭知鱼美”,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也曾想过“小舟从此逝”,但总有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的潇洒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黄州的日子也就成苏轼,有了雪堂,有了苏东坡。
自初中起便开始在外求学,老爸对我说你要走出家乡出人头地了,当时还不明白什么意思。现在过去好多年了,高考大学工作都还算顺利,按照王小波同志的说法,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。你我也有着自己的际遇,不似东坡那般跌宕,但也想在平淡的日子里开出一些“清风明月”的小花,迷茫时能历经自己的“料峭春风”,踏出不一样的“飞鸿雪泥”。